展开收缩

荣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首页 > 公司信息 > 处方药,走向零售新市场的困境与机遇

处方药,走向零售新市场的困境与机遇

医药分家是中国医疗改革的大方向,处方药零售扩容是改革的必然产物。药店需紧跟医改政策方向,提早布局,以获得竞争先机。

近两年,处方药零售领域动作频繁,各路资本纷纷加速在这个领域布局。以A股上市连锁药房为代表的传统医药零售企业、以上海医药和青岛百洋为代表的现代医药流通与信息服务企业、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及以高瓴资本为代表的投资方等的积极布局,意在抢占处方药零售市场的放量先机。

处方药零售市场的放量,并非粗放的、遍地开花式的放量,而是要面对诸多未解决的难题。

四大问题

处方药零售的市场放量和行业爆发,目前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问题1:

处方获取仍存阻碍

处方外流没有减少医院承担的医疗风险,但让渡了药品购销所属的经济利益,从而阻碍了公立医院处方外流的积极性。

问题2:

医保未全面向零售开放

患者在医院购药能获得医保报销;然而除部分试点城市以外,医保统筹账户不可用于零售药店购药。并且,零售市场处方的追溯存在困难,医保管理部门难以确保处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担心存在骗保的可能。

问题3:

零售市场投入产出比担忧

目前零售药房单店处方药销量较低,制药企业担心单店收入无法覆盖其铺货成本,因此通常采用自然销售或仅在医院周边药店铺货等较为保守的销售策略。

问4:

药店难以提供高质量药事服务

为了承接新特药,零售药店必须有能力提供专业的患者教育和用药指导。然而,目前我国药师数量不足,药店提供专业服务的意愿和能力有限,与患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处方药零售行业可能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少数全国性的、开放的处方共享平台将主导医药零售市场

对于药店而言,与医院 HIS系统对接是承接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药销售的必要前提;对于医保和市场监管部门而言,处方信息平台是确保处方真实性、合理性、可追溯性的前提,也是保障医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当前,大型连锁药店依靠地方政府和公立医院支持,各自建设处方导流系统。行业呈现市场集中度低、碎片化区域割据、信息系统重复建设、单一系统拓展市场覆盖能力有限、平台效应不强等特征。

未来,资本主导的药店并购浪潮会提高零售市场集中度;大型医药信息服务商甚至互联网巨头可能加入战局,提供全国性的技术服务平台;政府出于监管考虑,可能青睐于对所有有资质零售药店开放的处方共享平台,而非某一连锁药店专用系统。

类比于消费品电商割据的发展历程,处方共享平台可能将成为少数大型企业建设和管理、服务所有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并接受医保和市场监督部门实时数据监控的“公共事务与公开交易平台”。处方共享平台“公器”特征的出现和强化,将成为处方药零售市场发展成熟度的一个衡量标志。

趋势二:仅部分符合国家要求的零售药店有资格承接处方药零售业务

中国目前有超过40万家零售药房门店,在药品存储、物流配送、药事管理、信息集成、患者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如果不加甄别,对所有门店全面放开处方药零售,可能很难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处方药合规销售、以及医保合理使用。

2018年1月,商务部发布《关于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试 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 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试点地区成功经验,建立健全统一的分类分级管理标准”。虽然具体分级细则尚未确定,但可以预测零售药店“强者恒强”将成为必然趋势:级别最低的“一类”小型药品零售企业可能将不被允许经营处方药;而级别最高的“二类 AAA级”药店有望获得医保支付、处方外流等政策的优先支持。

例如,2018年1月天津市人社局印发《关于实施维护参保人员基本用药权益有关措施的通知》,计划筛选出100家符合标准的“医保诚信药店”,并在 2018协议年度医保预算分配时,额外给予 50万元医保额度支持。

因此,在零售药店分级管理的大背景下,患者服务能力强、药剂师学配备齐全、“从工厂到柜台”全流程冷链管理能力突出、信息化体系建设完善的旗舰型药店可能是行业稀缺资源,成为承接数千亿处方药零售业务的排头兵。医药零售企业应该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政策风向和用药结构变化,升级、赋能传统药房,为未来竞争做好准备。

趋势三:医保支付的处方药零售业务利润率可能有限,企业需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医保资源接入是处方药零售市场放量增长的前提。但医保出于控费需要很可能要求零售药店放弃自主定价权。与此同时,公立医院出于剥离门诊药房管理成本的目的与零售药店合作,也很难支付较高的外包服务费用。

因此,未来处方药零售业务不能局限在药品购销的简单获利方式,企业必须探索可持续的、有差异的盈利模式。这里对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几种模式做一简单对比。

模式一:将限价处方药与有价格弹性的OTC药品、器械、保健品搭配销售

从“疾病管理”角度出发,优化药店产品组合,满足特定疾病领域患者需求。药店从患者购买产品、厂商营销费用中获利。项目设计和执行相对简单、见效快,但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且业务运营资本受限于药店盈利水平,直接影响新业务拓展的速度。

模式二:整合处方导流、药品配送、患者金融等多项创新服务,作为差异化竞争优势争取制药企业新产品的全国分销权/代理权,通过分销或代理业务获利医药分销和零售集团从“患者体验”出发,寻找患者在重疾新特药或慢病用药处方获取、购药途径、支付手段等方面未被满足的需求。

医药分销和零售集团整合内部事业部以及外部合作伙伴(如第三方医药配送服务商、电子商务平台、医疗数据服务商、银行及商业保险等金融机构)资源,发展创新业务模式。药店不仅能从患者购买产品和服务,以及上游厂商营销费用中获利,还有可能借助外部合作伙伴的力量缓解、延迟、分散创新业务直接盈利的压力。

模式三:针对肿瘤和罕见病,提供伴随式诊断、基于真实世界数据( RWD)和人工智能( AI)的第二诊疗意见、新特药配送和药事服务,打造患者全病程管理从推动癌症/罕见病的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出发,结合公立医院诊疗能力、第三方检测中心、医学数据库和传统药品配送能力,解决患者在基因分型、用药方案选择、伴随式诊断和用药方案调整等环节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为临床医学专家和药品审评机构提供可信的真实世界数据。

药店通过向患者销售新特药、伴随式诊断和第二诊疗意见的服务获得收益,同时可能获得新药研发企业的投资或项目经费。但构建和管理这一创新业务模式对管理层能力要求极高。

趋势四:降低药店运营成本,提高单店运营效率

中国医药零售企业正在承受单店收入和利润普遍较低的痛点,降本增效和并购重组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业内一些企业已经做出很多探索:例如,减少实体门店数量或控制药店租赁面积,在城市中建设一个药品中心配送仓库。处方从合作医院、互联网医院和实体药店获得后,药品可直接从中心库发货配送上门或送达病患。

这一新型模式在扩大可售药品数量的同时,减少了门店租金和运营成本。另外还有业内领先企业建立了智能商务分析系统,通过分析产品和门店的过往销售数据,优化药店未来产品组合和备货计划,为提高单点营收和盈利水平提供科学指导。

趋势五:基于制药企业需求,根据处方药类型孵化对应的创新业务模式普华永道管理咨询公司通过调研发现:不是所有类型的处方药都适合开发零售市场,且不同类型处方药的生产企业的需求也不一样。药企在未来处方药零售市场中既是优质产品的供应商,又是药店设计与运营创新业务模式的重要合作伙伴,还是药店和医疗数据公司新业务模式不可或缺的付费方之一。

结语>>>

药企在未来处方药零售市场中既是优质产品的供应商,又是药店设计与运营创新业务模式的重要合作伙伴,还是药店和医疗数据公司新业务模式不可或缺的付费方之一。因此,深入理解和不断满足药企的需求,也是未来处方药零售市场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对制药企业而言,应紧跟医改政策方向,有积极探索与药店的合作、提早布局处方药零售的需求。

由于我国区域政策和商业环境不同,零售药房在软硬件设备、药事服务能力、管理能力、销售规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药企在理清合作药店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对药店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药店,药企可给予差异化的商业支持和激励措施。同时,药企可以有重点地选择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在药师培训、患者教育、慢病管理等方面与之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为未来零售市场的发展做好准备。


影响力销售力

8P影响力要素研究,架构医药产品的前端战略与精准化的执行策略。

OCT策划

政策的限制与控制扼杀了医药产品的创意与传播,但只是一小部分。

处方药策划

学术缺失,学术真空—已经成为本土企业临床市场推进的短板。

药品包装

药品包装,不仅仅是产品的“脸”,呈现出“企业态度”“产品特征”与患者关系。

新媒体传播

医药健康产品,在网络媒体的扩张,将成为未来品牌传播的关键要素。

店员与患者教育

店员与患者是购买行为的达成者,产品的认知与美誉,首先来自企业主动性“口碑”。

代表教育与管理

无论是药店还是医院,代表的教育与拜访管理,都是产品销售的关键要素。